夏日炎炎烈陽,皮膚暴露在陽光底下不一會兒就發(fā)熱紅腫,這是我們的皮膚屏障受損了,那我們的皮膚屏障是怎樣的呢,又有什么樣的功能呢,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皮膚屏障吧。
皮膚屏障
皮膚屏障廣義包括物理屏障、色素屏障、神經(jīng)屏障、免疫屏障。狹義主要指物理性屏障,我們平時說的皮膚屏障都是指物理屏障,下面我來一一介紹。
角質層
表皮層的最外層,角質層由5~15層細胞核和細胞器消失的薄餅樣死細胞和薄層脂質組成。這些細胞沒有細胞核或其他的細胞結構,細胞中充滿了角蛋白和無定形基質組成的復合物。角質層細胞的排列非常有特點,呈疊瓦狀,其邊緣與鄰近的角質層細胞互相交錯重疊,被形象的稱為“磚墻結構”,這使角質層起到了很好的屏障作用。
說到這里,大家又會問,角蛋白是什么?那么就不得不說一下角質形成細胞了。
01角質形成細胞
角質形成細胞是表皮的主要細胞,約占表皮細胞的80%,它分布于基底層到顆粒層,通過核分裂、分化、退化直至消失,最終成為表皮最外層的角質層。角蛋白是角質形成細胞的主要基因產(chǎn)物,是表皮細胞的主要結構蛋白,呈纖維狀,屬于中間絲家族。其家族可形成中間的細胞間細絲,使細胞具有彈性。
02 中間絲相關蛋白
此外,在角質形成細胞向終末分化過程中,還涉及一系列重要的中間絲相關蛋白,如絲聚合蛋白、兜甲蛋白、內披蛋白、角質形成細胞轉谷酰胺酶、小分子富含脯氨酸蛋白等。大多數(shù)中間絲相關蛋白在角質層中上層迅速地被水解成游離氨基酸,形成一重要保濕復合體(NMF)來維持皮膚正常的彈性和滲透性,調節(jié)角質層的水合功能, 減少皮膚透皮水分流失。
03 脂質
角質層的脂質有兩部分來源,一部分來源于顆粒層板層小體的合成,并以胞吐的作用釋放到角質層,稱為結構脂質,即“磚墻結構”中的“灰漿”,其中含有較多的神經(jīng)酰胺;另一部分來源于皮脂腺的分泌和角質細胞崩解的脂質,覆蓋于皮膚表面與水乳化成的皮脂膜,稱為潤澤脂質,這一部分含有較多的角鯊烷。皮脂也對皮膚起到潤滑和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。
我們常說的皮膚屏障就是包括角質層、角質層脂質及皮膚最外層的潤澤脂質,三者作為皮膚抵御外界刺激的第一道防線,保護機體免受各種物理、化學微生物等因素的侵襲。同時具有保濕及調節(jié)抗炎作用。
棘層、顆粒層和透明層
角質層下邊就是透明層和顆粒層了,透明層和顆粒層中的酸性磷酸酶、疏水性磷脂和溶酶體等構成一個防水屏障,使水分既不易從體外滲入,也阻止了角質層下水分向角質層滲透。棘層,位于基底層上方,細胞間橋明顯呈棘狀,故稱棘細胞。它參與表皮的損傷修復,還具有一定的吸收紫外線(UVA)作用。起到基底層與表皮外層之間的橋梁作用。富含大量水分,營養(yǎng)成分,具有細胞分裂增殖能力,維持表皮層皮膚彈性。
基底層
位于表皮的最底層,為一層柱狀或立方狀的基底細胞,與基底膜帶垂直排列成柵欄狀,并夾帶有黑色素細胞。基底細胞有活躍的分裂能力,從基底細胞層移至角質層脫落,約需要28天,稱為角質形成細胞的通過時間。像我們平常創(chuàng)傷或是長痘,如果沒有傷到基底層細胞,是不會留疤的,若是損傷到達了真皮層就要注意了。
表皮層“五兄弟”就介紹完了,那么皮膚屏障受損有什么樣的表現(xiàn)呢?
皮膚屏障受損的表現(xiàn)
由于皮膚屏障受損,角質層含水量<10%(通常正常為10%~20%),經(jīng)皮膚丟失水分增多,導致皮膚缺水、干燥。角質層下部的神經(jīng)末梢感受器感受后就會產(chǎn)生瘙癢癥狀,從而出現(xiàn)敏感,表現(xiàn)為皮膚:干燥、脫皮、滲液、瘙癢、緊繃感、刺痛等。這個時候外界的一丁點刺激都會讓皮膚狀況加重。
所以,姐妹請愛護你們的角質層
它看似堅強,卻也脆弱
如果你的皮膚屏障受損了
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天然的保濕因子幫助屏障修復
比如透明質酸鈉、神經(jīng)酰胺、角鯊烷等
或者用一些舒緩抗敏的成分
阻止炎癥反應的進一步惡化
修復皮膚屏障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過程
愛護皮膚我們現(xiàn)在就能做到